![]() |
教师教育学院
|
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24)
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专业名称:现代教育技术
专业代码:570115K
二、入学要求
高中阶段教育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或具备同等学历者
三、修业年限
全日制三年,普通高等教育全日制专科学历
四、职业面向
(一)主要就业岗位
所属专业大类(代码) | 所属专业类(代码) | 对应行业(代码) | 主要职业类别(代码) | 主要岗位类别(或技术领域) | 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举例 |
教育与体育大类(57) | 教育类(5701) | 普通小学教育(8321) | 教学人员(208) | 从事小学信息技术教学工作、培训机构信息技术管理工作和在线学习服务工作。 | 1.小学教师资格证书 2.安徽省计算机水平考试等级证书 3.教师教育学院八证书 4.办公自动化应用工程师 5.Adobe中国产品专家 |
(二)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等级证书与课程的关系
序号 | 证书名称 | 颁发单位 | 等级 | 考证学期 | 支撑课程名称 |
1 | 小学教师资格证书 | 市教育局 | 职业资格 | 第3-6学期 | 小学教育概论 |
2 | 安徽省计算机水平考试等级证书 | 安徽省考试中心 | 一级、二级 | 第2-6学期 | 信息技术、程序设计基础、OFFICE高级应用 |
3 | 办公自动化应用工程师 | 工信部 | 应用技能认定 | 第2-6学期 | 信息技术、OFFICE高级应用 |
4 | Adobe中国产品专家 | Adobe中国管理中心 | 行业认证 | 第3-6学期 | 图形图像处理技术 |
(三)职业岗位核心能力分析
可从事的工作岗位描述及其职业能力与素质要求
岗位名称 | 主要工作任务描述 | 职业能力与素质要求 | 对应课程 |
小学信息技术教师 | 从事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和信息化教学资源及教学设备的开发管理工作。 | 1.具备从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能力; 2.具备教育信息化环境下教学设计的能力; 3.具备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与管理的能力; 4.具备教学媒体与技术应用及评价的能力; 5.具备教学资源设计与开发的能力; 6.具备电化教学设备使用与维护的能力 | 1.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 2.教学系统设计 3.课件与微课的设计与开发 4.网络基础与信息安全 5.图形图像处理技术 6.程序设计基础 7.数字音视频技术 8.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等 |
教育培训机构信息技术管理员、在线学习服务师 | 在教育培训机构,教师、管理岗位群, 从事信息技术管理和电化教育等工作。 | 1.具备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与管理的能力; 2.具备教学媒体与技术应用及评价的能力; 3.具备教学资源设计与开发的能力; 4.具备电化教学设备使用与维护的能力 5.具备在线学习指导服务能力 | 1.课件与微课的设计与开发 2.网络基础与信息安全 3.图形图像处理技术 4.程序设计基础 5.摄影技术基础 6.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等 7.数字音视频技术 |
五、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掌握扎实的科学文化基础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基础理论、信息技术领域学科知识等,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具备较强的课程设计与实施、班级建设与管理、数字化教育技术应用、终身学习等能力,具有工匠精神和信息素养,能够从事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和在线学习服务指导等工作的高素质教育工作者。
(二)培养规格
1.素质
1.1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国家认同感、中华民族自豪感;崇尚宪法、遵守法律、遵规守纪;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参与意识。
1.2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崇德向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具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尊重劳动、热爱劳动,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具有质量意识、绿色环保意识、安全意识、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具有较强的集体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进行有效的人际沟通和协作,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具有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1.3具有良好的身心素质和人文素养。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心理、健全的人格,能够掌握基本运动知识和一两项运动技能;具有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审美和人文素养,能够形成一两项艺术特长或爱好;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
1.4使学生获得作为小学教师及教育培训机构管理人员必备的语言表达,汉字书写,课堂管理等能力。使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具备信息化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能力,能够进行多媒体素材的制作和课件的开发。了解信息技术及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前沿知识、应用前景和发展动态;了解国家关于教育方面的有关方针、政策、法规,具备从事信息技术教育、学校信息化建设和管理的能力。
2.知识
2.1掌握与本专业从事职业活动相关的国家法律、行业知识;
2.2掌握基础科学文化知识;
2.3掌握信息化教学设计及评价的知识;
2.4掌握程序设计和数据库应用知识;
2.5掌握教学媒体开发及应用的知识
2.6掌握计算机网络相关知识;
2.7掌握信息化教学设备使用与维护的知识;
2.8掌握结合自身特点个性化发展知识。
3.能力
3.1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和汉字书写能力;
3.2具有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能力、教学组织与实施能力、教学资源设计与开发能力、多元评价能力;
3.3具有常见教育技术设备的使用、管理和维护的能力;
3.4具有将前沿技术知识与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要求进行融合的能力;
3.5具有为在线学习者提供个性化指导支持和课程管理服务,并解决在线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技术、内容、方法等问题的能力;
3.6具有运用分析和评价工具对在线学习者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成果进行综合评价的能力;
3.7具有适应智能化、数字化发展需求的基本数字技能,具备小学教育领域的专业信息技术能力;
3.8具有探究学习、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课程设置与培养规格指标点对应矩阵
详见附表1。
六、课程设置
(一)课程体系设计思路
根据《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工作的指导意见》、《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 展开研制设计,结合教师教育新的课改前沿研究成果,建构“基本素质+学科知识+职业素养”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
“基本素质模块”体现为公共基础课程,培养学生作为新世纪的公民应具备的一般素养,包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创业教育、健康教育、美育等内容。“学科知识和职业素养模块”同属于专业课程,呈现为学科专业课程和教师教育类课程,培养学生的专业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如信息化教学设计的能力,多媒体素材采集与处理的能力,多媒体课件开发的能力,电教设备管理与维护能力等以及作为小学教师所应具备的语言表达,汉字书写,课堂组织等能力。
(二)专业核心课程
序号 | 课程名称 (学习领域) | 课程目标 | 主要教学内容 | 学时 | 备注 |
1 | 图形图像处理技术 | 1.掌握图像处理软件的基本知识; 2.具有应用软件进行图像处理的能力; 3.具有抠取图像进行加工合成的能力; 4.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 5.具有高度责任心和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 6.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工作责任心。 | 1.平面构成与图形图像基础知识; 2.常用工具的使用; 3.图层、蒙版、通道; 4.色彩色调调整路径和文字工具; 5.滤镜的应用; 6.动画、动作及3D功能; 7.综合案例制作。 | 72 | |
2 | 数字音视频技术 | 1.了解数字音视频技术的基本概念; 2.掌握数字音视频技术的基本原理; 3.掌握音视频采集和编辑的基本方法; 4.掌握音视频软件的使用方法; 5.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创造能力和多媒体技术的实际应用能力。 | 1.音频编辑软件简介; 2.常用的声音文件格式; 3.影响数字声音质量的因素; 4.音频编辑软件的基本操作; 5.视频编辑软件简介; 6.常用的视频文件格式; 7.视频编辑软件的基本操作。 | 40 | |
3 | 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 | 1.了解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特点; 2.了解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的和内容; 3.掌握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和教学原则; 4.掌握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 5.培养对小学信息技术教师的职业认同。 | 1.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2.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目的和内容; 3.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特点和教学原则; 4.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方法; 5.小学信息技术课的现代教学手段; 6.小学信息技术课的教学工作。 | 54 | |
4 |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实施 | 1.掌握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基本操作模型; 2.掌握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工作流程; 3.掌握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评价方法; 4.掌握不同课型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 | 1.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概述; 2.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操作模型; 3.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的工作流程; 4.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方案的评价; 5.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前端分析; 6.小学信息技术学习目标设计; 7.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过程设计; 8.小学信息技术学习环境设计; 9.小学信息技术课型及其教学设计实践。 | 60 | |
5 | 程序设计基础(C 语言) | 1.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 2.了解C程序的基本特点、初步知识和构成; 3.掌握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的构成及编程技巧; 4.掌握函数、数组的定义和使用; 5.掌握指针的定义和使用; 6.掌握结构体和共用体的定义和变量的使用; 7.了解并掌握变量的存储分类、作用域和生存期; 8.了解编译预处理; 9.了解位运算符及运算规律; 10.了解并熟悉文件操作。 | 1.C 语言概述; 2.基本数据类型与简单程序设计; 3.分支程序设计; 4.循环程序设计; 5.数组; 6.函数; 7.结构体; 8.指针; 9.文件; | 108 | |
6 |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 1.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 2.熟练使用SQL语言在某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上进行数据库操作; 3.掌握数据库设计方法和步骤,具有设计数据库模式以及开发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基本能力。 | 1.绪论; 2.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3.数据库设计; 4数据库保护机制; 5.SQL Server简介; 6.使用Transact-SQL编程; 7.数据库发展趋势及新兴研究方向。 | 72 | |
7 | 网络基础与信息安全 | 1.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理论、基本原理、基本技术; 2.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和典型网络协议; 3.了解典型网络设备的组成和特点,能够运用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进行网络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应用。 | 1.计算机网络的概念; 2.计算机网络OSI模型; 3.以太网的原理及扩展; 4.网络安全基本知识; 5.双绞线的制作方法; 6.常用网络故障诊断工具; 7.常用网络协议分析工具及使用方法; 8.交换机路由器的基本配置方法。 | 40 |
(三)实习实训课程
学期 | 序号 | 实践项目 | 学分 | 实践目的与要求 | 实践时间 | 实践地点 | 备注 |
第一学期 | 1 | 入学教育及军训 | 3 | 让新生了解大学生活、学习的特点,明确专业及其发展方向,认识自我和成才途径。通过严格的军事训练提高学生的政治觉悟,激发爱国热情,培养艰苦奋,刻苦耐劳的坚强毅力和集体主义精神,增强国防观念和组织纪律性,养成良好的学风和生活作风,掌握基本军事知识和技能。 | 第2-3周 | 校内 | |
第二学期 | 2 | 教育见习 | 1 |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到小学参观、观摩和体验,形成对小学教师岗位的初步认识,提高专业认同度。深入了解小学及小学日常常规,并做好观察记录,填写《见习手册》。 | 第10周 | 校外实习 基地 | |
第四学期 | 3 | 教育实习 | 8 | 学生在学校教师和小学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到小学部分参与实际辅助性教育教学工作,熟悉小学的运作模式和工作流程、相关岗位的工作内容和要求,掌握基本的工作方法和技能以及在工作中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能力。学生在实习期间填写《实习报告》,获得实习成绩。 | 第8-15周 | 校外实习 基地 | |
第六学期 | 4 | 顶岗实习 | 18 | 初步具备实践岗位独立工作能力的学生到实习单位相对独立地参与实际教育教学工作,扎实掌握相应的工作方法和技能,在实践中强化工作能力。与岗位零距离 接触,提高岗位适应性和就业竞争力。 | 第1-18周 | 校外实习基地 |
说明:综合实践环节一般指专业统一安排的综合实践教学,包括军训与入学教育、认知实习(教育见习)、专业实习(教育实习)、生产实习、课程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设计(汇演)、外出写生、社会实践等。
七、学时安排
(一)课程学时学分分配一览表
课程模块 | 课时数 | 百分比 | 学分 | 百分比 | 备注 |
公共基础课 | 740 | 26.52% | 41.5 | 26.69% | |
专业基础课 | 1478 | 52.97% | 84 | 54.02% | |
实训实践课 | 572 | 20.50% | 30 | 19.29% | |
合计 | 2790 | 100% | 155.5 | 100% |
(二)课程学时学分分配一览表
项目 | 课时数 | 百分比 | 学分 | 百分比 | 备注 |
必修课 | 1786 | 64.01% | 101.5 | 65.27% | |
限选课 | 216 | 7.74% | 12 | 7.72% | |
任选课 | 216 | 7.74% | 12 | 7.72% | |
实训 | 572 | 20.51% | 30 | 19.29% | |
合计 | 2790 | 100% | 155.5 | 100% |
(三)课程学时学分分配一览表
项目 | 课时数 | 百分比 | 学分 | 百分比 | 备注 |
理论课 | 1442 | 51.68% | 80 | 51.45% | |
实践课 | 1348 | 48.32% | 75.5 | 48.55% | |
合计 | 2790 | 100% | 155.5 | 100% |
八、教学进程总体安排表
说明:实践教学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项目,其中认识实习、岗位实习、专业实践(含毕业设计等)均列入实习实训。
学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四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五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符号说明:☆军训及入学教育 √教学 △考试与总结 ◇实习实训 ◆综合实训 ●毕业设计 □毕业教育
九、实施保障
(一)师资队伍
本专业有专业教师团队12人,兼职教师2人。预计专业在校生与该专业的专任教师之比为15:1。本专业带头人具有高级职称。本专业双师型教师比例大于60%。兼职教师来自马鞍山市各小学。
(二)教学设施
本专业拥有的校内教学设施有:多媒体教室,微格教室,录播教室,网络机房,图书馆,操场等。
此外,学校与市属各区近30所小学组建“教师教育合作委员会”,形成合作协议,为我专业学生提供教育实习实践基地。
(三)教学资源
专业教学资源满足师范生培养需要,数字化教学资源较为丰富,使用率较高。生均教育类纸质图书不少于30册。建有小学教材资源库和优秀小学教育教学案例库,其中现行小学课程标准和教材每6名实习生不少于1套。
(四)教学方法
本专业教师应在先进教学理论的指导下,严格依据专业培养目标、课程教学要求、学生能力与教学资源,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以达成预期教学目标。倡导因材施教、因需施教,鼓励创新教学方法和策略,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案例教学、项目教学等方法,坚持学中做、做中学。
(五)教学评价
在对学生评价的过程中应摒弃传统的以分数论英雄的评价方式,采用多元评价的方式,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的学业考核评价内容应兼顾认知、技能、情感等方面,评价应体现评价标准、评价主体、评价方式、评价过程的多元化,如观察、口试、笔试、顶岗操作、职业技能大赛、职业资格鉴定等评价、评定方式。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质量监控,改革教学评价的标准和方法。
(六)质量管理
要建立健全校院(系)两级的质量保障体系。以保障和提高教学质量为目标,运用系统方法,依靠必要的组织结构,统筹考虑影响教学质量的各主要因素,结合教学诊断与改进、质量年报等职业院校自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工作,统筹管理学校各部门、各环节的教学质量管理活动,形成任务、职责、权限明确,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质量管理有机整体。
十、毕业要求
(一)课程学习要求
学生修读的所有课程,必须参加考查、考试。考查、考试成绩逐期载入学生学业成绩登记表,毕业时归入本人档案。所有课程成绩合格方可毕业。
(二)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要求
所有学生必须经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与考核达到“合格”成绩,才能顺利毕业。
十一、附件
附表1:课程设置与培养规格指标点对应矩阵
课程分类 | 课程名称 | 培养规格1:素质 | 培养规格2:知识 | 培养规格3:能力 | ||||||||||||||||||
1.1 | 1.2 | 1.3 | 1.4 | 2.1 | 2.2 | 2.3 | 2.4 | 2.5 | 2.6 | 2.7 | 2.8 | 3.1 | 3.2 | 3.3 | 3.4 | 3.5 | 3.6 | 3.7 | 3.8 | |||
公共基础课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H | M | H | H | |||||||||||||||||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H | H | H | M | M |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H | H | H | M | M | |||||||||||||||||
形势与政策 | H | H | H | H | M | |||||||||||||||||
劳动教育 | H | H | M | |||||||||||||||||||
信息技术 | H | H | H | H | H | H | H | H | H | |||||||||||||
大学英语 | H | H | ||||||||||||||||||||
大学语文 | H | H | ||||||||||||||||||||
体育与健康 | H | M | ||||||||||||||||||||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 M | H | H | M | ||||||||||||||||||
创业基础 | M | H | H | |||||||||||||||||||
素质拓展教育 | M | H | H | H | H | M | ||||||||||||||||
专业课 | 专业必修课 | 高等数学基础 | H | H | M | |||||||||||||||||
教育技术导论 | H | M | ||||||||||||||||||||
程序设计基础 | H | H | H | M | ||||||||||||||||||
图形图像处理技术 | H | H | M | M | H | |||||||||||||||||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 H | H | H | |||||||||||||||||||
信息化教学设备使用与维护 | H | M | H | H | H | H | H | H | H | |||||||||||||
摄影技术基础 | M | H | H | M | ||||||||||||||||||
教育传播学 | H | H | H | M | ||||||||||||||||||
网络基础与信息安全 | H | H | H | H | H | H | H | |||||||||||||||
教学系统设计 | H | H | H | H | ||||||||||||||||||
网页设计与制作 | H | M | H | H | H | M | ||||||||||||||||
数字音视频技术 | H | H | H | |||||||||||||||||||
专业选修课 | 非线性编辑系统 | H | H | M | ||||||||||||||||||
Python程序设计 | H | H | ||||||||||||||||||||
STEM创新课程 | H | H | H | H | H | H | M | |||||||||||||||
OFFICE高级应用 | H | H | M | |||||||||||||||||||
教师教育类课程 | 汉字书写 | M | H | H | ||||||||||||||||||
普通话 | H | H | ||||||||||||||||||||
教师口语 | H | H | ||||||||||||||||||||
简笔画 | M | |||||||||||||||||||||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 H | H | H | H | ||||||||||||||||||
小学教育概论 | H | H | H | H | ||||||||||||||||||
小学教育实践指导 | H | H | H | H | H | M | ||||||||||||||||
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 | H | H | H | H | H | H | ||||||||||||||||
课件与微课的设计与开发 | H | H | H | H | M | H | H | |||||||||||||||
写作 | H | H | ||||||||||||||||||||
班级管理 | H | H | ||||||||||||||||||||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 设计与实施 | H | H | H | H | H | H | H | |||||||||||||||
实训实践课 | 实训实践课程 | 入学教育及军训 | H | M | ||||||||||||||||||
教育见习 | H | M | M | M | M | |||||||||||||||||
教育实习 | H | M | M | M | M | |||||||||||||||||
顶岗实习 | H | M | M | M | M | |||||||||||||||||
说明:以关联度标识,课程与某个培养规格指标点的关联度,根据该课程对应培养规格的支撑强度来定性估计,H:表示关联度高;M:表示关联度中;L:表示关联
度低。)
附表2:教学进程安排表
课程分类 | 序号 | 课程代码 | 课程名称 | 是否必修 | 学分 | 总学时 | 学时分配 | 学期分配周学时数 | 考核方式 | 开课院部 | 备注 | ||||||
理论 | 实践 | 第一学年 | 第二学年 | 第三学年 | |||||||||||||
1 | 2 | 3 | 4 | 5 | 6 | ||||||||||||
公共基础课程 | 1 | K0502009 | 思想道德与法治 | 是 | 3 | 54 | 36 | 18 | 3 | 考查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2 | K0501005 | 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 是 | 2 | 36 | 30 | 6 | 2 | 考查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3 | K0501006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 是 | 3 | 54 | 42 | 12 | 3 | 考查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4 | K0510001 | 形势与政策Ⅰ | 是 | 0 | 4 | 4 | 0 | 2 | 考查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2节*2周,前3学期0学分,第4学期计1学分 | ||||||
5 | K0510002 | 形势与政策Ⅱ | 是 | 0 | 4 | 4 | 0 | 2 | 考查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2节*2周,前3学期0学分,第4学期计1学分 | ||||||
6 | K0510003 | 形势与政策Ⅲ | 是 | 0 | 4 | 4 | 0 | 2 | 考查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2节*2周,前3学期0学分,第4学期计1学分 | ||||||
7 | K0510004 | 形势与政策Ⅳ | 是 | 1 | 4 | 4 | 0 | 2 | 考查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2节*2周,前3学期0学分,第4学期计1学分 | ||||||
8 | K0716003 | 劳动教育 | 是 | 1 | 18 | 8 | 10 | 2 | 考查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
9 | K0304004 | 信息技术 | 是 | 4 | 72 | 36 | 36 | 4 | 考查 | 公共教学部 | |||||||
10 | K0108008 | 大学英语I(教师教育类) | 是 | 1.5 | 26 | 26 | 0 | 2 | 考试 | 公共教学部 | |||||||
11 | K0108009 | 大学英语Ⅱ(教师教育类) | 是 | 2 | 36 | 36 | 0 | 2 | 考试 | 公共教学部 | |||||||
12 | K0101079 | 大学语文 | 是 | 2 | 36 | 36 | 0 | 2 | 考试 | 文化与传媒学院 | |||||||
13 | K0110030 | 体育与健康Ⅰ | 是 | 3 | 54 | 2 | 52 | 2 | 考查 | 公共教学部 | 排课32学时,其余22学时以晨练及课外体育活动形式组织 | ||||||
14 | K0110031 | 体育与健康Ⅱ | 是 | 3 | 54 | 2 | 52 | 2 | 考查 | 公共教学部 | 排课32学时,其余22学时以晨练及课外体育活动形式组织 | ||||||
15 | K0702003 |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 | 是 | 2 | 36 | 24 | 12 | 1 | 考查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排课18学时,其余18学时以讲座、课外活动、网络课程等形式组织 | ||||||
16 | K0702004 | 创业基础 | 是 | 2 | 32 | 16 | 16 | 2 | 考查 | 马克思主义学院 | 排课9周,18学时,其余14学时以讲座、课外活动、网络课程等形式组织 | ||||||
17 | K0701001 | 素质拓展教育 | 是 | 12 | 216 | 216 | 0 | 考查 | 教务处 | 设置军事理论传统文、化、艺术教育、职业素养、创新创业、健康安全等6大知识领域,每个领域中在线选修2个学分的课程并通过考核 | |||||||
小计 | 41.5 | 740 | 526 | 214 | 15 | 14 | 2 | 2 | 2 | 0 | |||||||
专业必修课 | 18 | K0103031 | 高等数学基础Ⅰ | 是 | 3 | 54 | 54 | 0 | 3 | 考试 | 教师教育学院 | ||||||
19 | K0103032 | 高等数学基础Ⅱ | 是 | 3 | 54 | 54 | 0 | 3 | 考试 | 教师教育学院 | |||||||
20 | K0104062 | 教育技术导论 | 是 | 2 | 36 | 36 | 0 | 4 | 考查 | 教师教育学院 | |||||||
21 | K0104050 | 程序设计基础 | 是 | 6 | 108 | 54 | 54 | 6 | 考试 | 教师教育学院 | |||||||
22 | K0104051 | 图形图像处理技术 | 是 | 4 | 72 | 36 | 36 | 4 | 考查 | 教师教育学院 | |||||||
23 | K0104063 |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 是 | 4 | 72 | 36 | 36 | 4 | 考试 | 教师教育学院 | |||||||
24 | K0104059 | 信息化教学设备使用与维护 | 是 | 3 | 54 | 27 | 27 | 3 | 考查 | 教师教育学院 | |||||||
25 | K0104064 | 摄影技术基础 | 是 | 2 | 36 | 18 | 18 | 2 | 考查 | 教师教育学院 | |||||||
26 | K0104060 | 教育传播学 | 是 | 2.5 | 40 | 40 | 0 | 4 | 考查 | 教师教育学院 | 排课10周 | ||||||
27 | K0104052 | 网络基础与信息安全 | 是 | 2.5 | 40 | 20 | 20 | 4 | 考查 | 教师教育学院 | 排课10周 | ||||||
28 | K0104061 | 教学系统设计 | 是 | 2.5 | 40 | 40 | 0 | 4 | 考试 | 教师教育学院 | 排课10周 | ||||||
29 | K0104053 | 网页设计与制作 | 是 | 6 | 108 | 54 | 54 | 6 | 考查 | 教师教育学院 | |||||||
30 | K0104054 | 数字音视频技术 | 是 | 2.5 | 40 | 20 | 20 | 4 | 考查 | 教师教育学院 | 排课10周 | ||||||
小计 | 43 | 754 | 489 | 265 | 7 | 3 | 15 | 16 | 10 | 0 | |||||||
专业选修课 | 31 | K0104065 | 非线性编辑系统 | 否 | 4 | 72 | 36 | 36 | 4 | 考查 | 教师教育学院 | 4选3 | |||||
32 | K0104066 | Python程序设计 | 否 | 4 | 72 | 36 | 36 | 4 | 考查 | 教师教育学院 | |||||||
33 | K0104067 | STEM创新课程 | 否 | 4 | 72 | 36 | 36 | 4 | 考查 | 教师教育学院 | |||||||
34 | K0104068 | OFFICE高级应用 | 否 | 4 | 72 | 36 | 36 | 4 | 考查 | 教师教育学院 | |||||||
小计 | 12 | 216 | 108 | 108 | 0 | 0 | 0 | 0 | 12 | 0 | |||||||
教师教育类课程 | 35 | K0101025 | 汉字书写Ⅰ | 是 | 1 | 14 | 14 | 0 | 1 | 考查 | 文化与传媒学院 | ||||||
36 | K0101026 | 汉字书写Ⅱ | 是 | 1 | 18 | 18 | 0 | 1 | 考查 | 文化与传媒学院 | |||||||
37 | K0101031 | 普通话 | 是 | 1 | 18 | 9 | 9 | 1 | 考查 | 文化与传媒学院 | |||||||
38 | K0101029 | 教师口语Ⅰ | 是 | 1 | 18 | 6 | 12 | 1 | 考查 | 文化与传媒学院 | |||||||
39 | K0107047 | 简笔画 | 是 | 1 | 18 | 6 | 12 | 1 | 考查 | 教师教育学院 | |||||||
40 | K0109001 |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Ⅰ | 是 | 3 | 54 | 45 | 9 | 3 | 考试 | 公共教学部 | |||||||
41 | K0109003 | 小学教育概论 | 是 | 3 | 54 | 40 | 14 | 3 | 考试 | 公共教学部 | |||||||
42 | K0109004 | 小学教育实践指导 | 是 | 2 | 36 | 20 | 16 | 2 | 考试 | 公共教学部 | |||||||
43 | K0109008 | 儿童发展与教育心理学Ⅱ | 是 | 2 | 36 | 20 | 16 | 2 | 考试 | 公共教学部 | |||||||
44 | K0104056 | 小学信息技术教材教法 | 是 | 3 | 54 | 27 | 27 | 3 | 考查 | 教师教育学院 | |||||||
45 | K0104071 | 课件与微课的设计与开发 | 是 | 4 | 72 | 36 | 36 | 4 | 考查 | 教师教育学院 | |||||||
46 | K0101041 | 写作 | 是 | 2 | 36 | 18 | 18 | 2 | 考查 | 文化与传媒学院 | |||||||
47 | K0103071 | 班级管理(小学教育) | 是 | 1.5 | 20 | 20 | 0 | 2 | 考查 | 公共教学部 | 排课10周 | ||||||
48 | K0104055 | 小学信息技术教学设计与实施 | 是 | 3.5 | 60 | 30 | 30 | 6 | 考查 | 教师教育学院 | 排课10周 | ||||||
小计 | 29 | 508 | 309 | 199 | 2 | 11 | 11 | 8 | 0 | 0 | |||||||
实训实践课程 | 49 | K0716002 | 入学教育及军训 | 是 | 3 | 50 | 10 | 40 | √ | 考查 | 教师教育学院 | 1周 | |||||
50 | K0104069 | 教育见习(现代教育技术) | 是 | 1 | 18 | 0 | 18 | √ | 考查 | 教师教育学院 | 1周 | ||||||
51 | K0104070 | 教育实习(现代教育技术) | 是 | 8 | 144 | 0 | 144 | √ | 考查 | 教师教育学院 | 8周 | ||||||
52 | K0104057 | 顶岗实习(现代教育技术) | 是 | 18 | 360 | 0 | 360 | √ | 考查 | 教师教育学院 | 18周 | ||||||
小计 | 30 | 572 | 10 | 562 | |||||||||||||
合计 | 155.5 | 2790 | 1442 | 1348 | 24 | 28 | 28 | 26 | 24 | 0 |